欢迎访问焦作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艺术官方网站~ 无障碍声明 | 邦邦听图客户端下载
残疾人艺术您当前的位置为:首页>业务中心 > 残疾人艺术

悬壶济世写人生 —— 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武陟县乡村医生贾小双

来源:焦作市残联 发表时间:2021-06-17 浏览次数:650


      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个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公益之星”、首届河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新闻人物、河南省残疾人自强模范、焦作市优秀政协委员、武陟县孝亲敬老道德模范……在武陟县谢旗营镇谢旗营村第二卫生所二楼的一个房间里,记者见到了一位乡村医生所获得的多个医务专业以外的奖杯、奖牌。

      这位乡村医生名叫贾小双。他不仅用医术为乡亲们祛病驱疾,而且关注时事,匡扶正义,帮弱济贫,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因此他的人生真正把“悬壶”与“济世”融在了一起。

      幼年贫病促其走上岐黄路

      贾小双今年50岁,除了行医看病的老本行外,他还担任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和市残联肢残人协会主席。

    “身边的榜样”采访组一行前去采访他时,他诊所里的患者排着长队。在接待记者与接诊患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因此,记者们等了一个多时辰。

    “病人不容易,他们中还有孩子和老人,我不忍心让他们等啊。”贾小双说。

      采访就从他怎么干上乡村医生这一行和怎么被评为武陟县优秀乡村医生说起。         

      贾小双先天性双腿畸形,哥哥、姐姐也因脑炎后遗症而失聪、聋哑。他幼年时,家境贫寒,经常是红薯干当主食、红薯叶当菜。上小学开学的那天,父亲给他五角钱买笔和本,结果他攥在手里几天没舍得花出去。疾病和贫穷,让他自幼萌生了一个愿望:将来当医生,为残疾人和穷人们解除病痛。

     当时读高中是推荐入学。因为残疾,他没能再迈进高中的校门。根据他的身体情况,村干部对他作出照顾性的安排:村办小学或村卫生所,让他挑。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卫生所。”贾小双说。

      到卫生所后,贾小双被派去给当时大队里的药材种植地担茅粪,一干就是三年。干活间隙,他就自学中医、中药书籍。后来,他被送到武陟县卫校读书。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乳汁,每天夜晚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在原新乡地区卫生学校的统考中,他名列前茅。

      1981年回乡后,贾小双与人合办诊所。几年后,他独自开办了名为“广济堂”的诊所。由于他勤奋好学、热心服务,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那时一张处方只有几角钱,我一天的营业额20元,在当地算是高的了。”他说,“但我不满足,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我又参加了函授大学学习。”

      百草中充溢着人间真情

      在贾小双的诊所里,有一条他自定的规矩:凡是残疾人、军烈属、困难户来看病,不收检查费、注射费、床位费,药品只按进价收费。对孤寡老人和家庭特别贫困的患者,连药费也免收。

      贾小双的诊所开业不久,邻村一个残疾人摇着轮椅来看病。看完后,那人拿起药方就想走,贾小双问他为啥不取药,那人说没带钱。贾小双就把药塞到他手里,告诉他以后不论有没有钱只管来看病。

      南大段村孤寡老人王某不慎摔倒导致腿部划伤,贾小双帮他缝合后,为避免伤口感染让他输液,老人说没钱卖药,贾小双二话没说,安排他在卫生所里输了三天液,分文不取。

      几年前的一天夜里,贾小双接到一个求诊电话,说几公里外的程封村有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病倒在家。他来到老人病床前时,发现老人出现血尿并已昏迷,急忙找来车子,把老人拉到县医院。县医院认为病情严重,建议转院。他第二天又把老人送到市里的医院。老人患的是肾癌,但不愿手术,又回到县医院。老人的血尿被控制了,但需要调养,贾小双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每天给老人煎中药,用桂圆炖鸡蛋给老人补身体。七个多月后,老人身体得到恢复、生活能够自理后才回到自己家里,这期间贾小双没有收取老人一分钱。

  贾小双的诊所开业以来,为五保户、特困户免除了多少医药费,他自己也记不清。但是,有一个原则他始终坚守着,那就是:能治的病就治,不能治的病及时转诊,绝不挣昧良心的钱,不能为增加营业额而把病人拖延在自己的诊所里。

  一年冬季的一天后半夜,户庄村一个村民带着两岁半的男孩来看病。贾小双检查后发现孩子得的是嵌顿疝,立即叫醒家里有车的邻居,带着孩子直奔县医院。医院要求马上手术,可孩子的家长没有带钱,贾小双就给医院打了欠条,让孩子及时做了手术。

  平日里,贾小双注重运用中草药、针灸等传统中医技术为群众治病,以此为乡亲们减少医疗费用。为了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他把宣传材料贴在诊所里,还在门外墙上办了一个黑板报,随季节的变化更换内容,普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知识。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他自费在县电视台作疾病预防科普宣传,并将自己精心研制的“久咳验方”无偿捐献给国家。

  身残志坚报效社会有担当

  残疾人不仅要自尊、自立、自强,还要有所担当、报效社会,贾小双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在他的诊所里,记者看到了《人民政协报》、《医药卫生报》等十几种报刊。他说,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网上读报。

  为了让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尊重、关心、支持残疾人,贾小双自费订阅《中国残疾人》全年期刊1200份,分送给有关单位。近年来,他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事迹的文章380余篇。

  这些年,长江抗洪、四川抗震救灾等,他都积极捐款。村里修路、建校,他捐款9800元。为给村民们提供锻炼身体的场所,他出资8000元购买四套健身器材安装在村里。去年,他捐款为50名贫困残疾人办理了新农合。

  平日里,他经常到镇敬老院和县特教学校,给老人和孩子们义诊,送去水果、白糖等食品。几年前,他还给县特教学校全体学生每人赠送了一套校服。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他共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价值30余万元。

  2008年,贾小双当选为市、县残联的肢残人协会主席。由此,他更加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中,把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职责。

  这样的协会没有经费,贾小双就自掏腰包把各县市区的肢残人协会主席召集起来,让大家交流经验。他每年对县里的肢残人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帮他们协调轮椅,推荐他们参加技能培训。几年来,他陆续捐资3万余元支持残疾人学习汽车、摩托车修理及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由此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他每年还多次组织县里的肢残人走上街头,开展爱心感恩服务活动,我市市区的残疾人也纷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我的快乐,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幸福,就是让全县的肢残人都幸福。”贾小双说。

  (贾小双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